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小说推荐 >

孔孟之道的名词解释(孔孟思想是什么)

时间:2023-08-19 12:38:36来源:

孔孟之道的名词解释?

孔孟之道:

(kǒngmèngzhīdào)解释:

指以孔子、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理论体系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儒家思想近义词:

儒家文化

孔孟思想是什么?

孔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。

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,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,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。

他说:

“诚者,天之道也。

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,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。

孟子的思想体系,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,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。

孔孟之交典故?

1、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0回:

“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,武不达孙吴之机,专务强霸而居大位,安能有所教诲,以开发明公耶?”

2、清彭玉麟《<盛世危言>序》:

“故缀数语亟劝其刊行问世,以期与海内诸公采择而力行之。

将见孔孟之道风行海外,莫不尊亲。

孔孟之道经典语录?

、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

2、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曝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

3、自暴者,不可与有言也;自弃者,不可与有为也。

4、虽有智慧,不如乘势;虽有镃基,不如待时。

5、尽信书,则不如无书。

孔孟认为,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、乐学,这是关键。

孔子曰:

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
”即真正爱好它的人,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。

同时,孔子提倡和赞扬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”的学习精神,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。

展开更多
标签: